讀完了曼娟老師的新書《天上有顆孤獨星》(以下略稱《天星》),堅持一天只讀一篇,在睡前,像聆聽一則則蕩氣回腸且發人深省的枕邊故事。再搭配每一篇QR code裡老師的親身語音講解,等於買一本書還附贈一套有聲書!超佛心的。
一直很喜歡聽曼娟老師講詩詞人的故事,因為除了她以外,我真沒聽過有其他人,有相等能力可以把那些教科書裡的人事物,說得這麼精采動人。「以前到底我從國文課本學到什麼呀?!」一旦被曼娟老師講解過的詩詞與作家生平,完全3D技術似的活靈活現重現。
讀著《天星》這本書時,又再次感受如此的體驗。而且老師總還能自然而然地(當然其實背後是她精心設計過的)結合現代人的處境,讓人驚覺詩詞裡的情緒,千百年不過一瞬間,我們原來仍在經歷,或即將面對。那些古詩詞,其實從來都不古老。
累積了過去藏詩卷的功力,曼娟老師在《天星》嘗試了新的敘事手法。有用文學濃度的第二人稱,重返歷史現場,也有用第一人稱的自己,讓現代和古代對照。
老師有時像個專注的導演,帶著強烈戲劇感,重拍一則詩詞人的故事,但又賦予新的角度去詮釋,我們跟著她的鏡頭(文字)深入看見了許多過去沒人發掘的細節;有時她又回到抒情散文的張曼娟,用真實生活的感觸揣想古人,問他們,但其實更是問自己、問讀著《天星》的你和我。
《天上有顆孤獨星》為生命課題中的「孤獨」解鎖,讓孤獨變成了珍重的寶物,懂得享受就能擁有,然後活出所謂的存在感。
張曼娟